北纬五十二度(十一)
分享到:
更多
作者:
肖吟
点击量:200
时间:2019-01-31
第十一章 采伐三段新进来一台五零,这台五零无疑是于得水的,剩下这台五零花落谁家就很难有个定论,李响是绝对不会想到他有这个机缘。在采伐三段大多数人的眼里,李响只是一个新毕业的学生娃,对于五零应该是一个外门汉,殊不知,对于这样的设备,李响已经驾轻就熟,其熟练程度绝不亚于老司机,这一点李响心里有数。不管这台五零花落谁家,李响都必须尽职尽责完成现在的任务,那就是插索带。刚吃过午饭,李响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任务,剩下的就是将新索带的毛刺去掉,不但是美观还便于工作。有电焊机会更轻便一些,现在山上没有这样的设备,李响只能用最原始的笨办法,手锤和剁子,这可是个力气活。李响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才完成这项工作,累得他右臂有些发麻。李响站起身,使劲抡了几下胳膊,胳膊上酸麻的感觉有所减轻,他这才长出了一口气。 李响将十二根索带全部拽到五零车跟前,一个一个穿在绞盘机的大绳上,用一根履带针串上,这才爬上五零车,开动绞盘机,把索带固定在绞盘机上,至此,这辆五零车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,只要热磨合达到效果,这台五零车就可以参加生产。 跳下车,李响看着五零车红艳艳的车身,想着山场上热火朝天的场面,李响的心里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。这种感觉在李响的心里一冒头,就被无情的现实扑灭。他只是刚刚到山上的小青年,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,即使是于得水现在使用的五零也不可能归他所有。咂了咂嘴,李响走到五零车的另一侧,站在履带板上,拧开油箱盖,看了看油箱里面的柴油,这才拎起旁边的油桶,到油罐那里放了多半桶柴油,倒进油箱里,盖好盖子,摘掉手套,将手套拎在手上,迈步向宿舍走去。 现在是黄昏,距离下班还有一点时间。在床铺上躺了一会儿,李响坐起来,穿上鞋子系好鞋带,拿起放在床铺上的一本书,在马提灯的光线下看起来。这是一本小说,封面已经不复存在,只是它的主人用牛皮纸粘好,给人一种主人也别在意的感觉。 以前,李响很少看课外书籍,不是李响不想看,而是李响没有这个门路弄到,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。自从前校花吴海燕经常来李响家串门,李响这才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这些东西。吴海燕家里还是有点好货的,就连立版繁体字的那种书籍都有,李响不太爱看,之乎者也,有的字还要猜,猜对了还好,大体意思就能懂,猜错了就有可能南辕北辙,离题就十万八千里了。至于吴海燕是通过什么渠道弄来的这些书籍,李响问过几次,吴海燕笑而不答,李响也是一头的雾水,索性也就不再去问。 吴海燕比李响小一岁,在学校却是李响的学姐,比李响早一年参加工作。吴海燕长得漂亮,是一般男孩子追逐的目标,她身上有一处致命的弱点,胸前像一马平川,这一点李响特别的不感冒,尽管吴海燕暗送秋波,李响假装不解风情,尽管相处有了一段时间,关系还是一般,仅仅是普通朋友而已。看过《西厢记》之后,吴海燕非常隐晦把自己比作崔莺莺,李响只是一笑,并没有辩解自己不是张生。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,越是得不到的东西,越是神秘,越是趋于完美,越是能引发人们探险的欲望。吴海燕就是这样,甚至说已经沉沦其中不能自拔。 李响所接触的课外书籍并不是文字版,而是口头板。七八岁的时候,李响曾经在乡下的爷爷家生活了两年之久,就是在生产队的热炕头上,李响才接触到那些古书,什么响马,什么除暴安良,这些形象差一点颠覆李响的世界观。比如小侠艾虎、双枪将陆文龙、白袍将罗成、神力无敌李元霸,等等,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些记忆早已经退居记忆的幕后。有机会拿起这些书籍,那些退居幕后的人物形象再一次跃然脑际,原来这些人物形象还在,只是被隐藏在记忆的暗格里。 李响还是比较喜欢现代版的书籍,就像他现在看的《青春之歌》,这本书是李响从老家回来,还没上山之前吴海燕拿过来的,李响现在是看第二遍,为什么要看第二遍?那是因为李响手头上只有这本书。李响看书不求甚解,也就是囫囵吞枣。一般人也都是这样,先走马观花看一遍,真的有时间了再仔细看第二遍。李响现在就是这样,看第二遍的时候远比看第一遍要费时间。看着这本书,李响的思想就溜号了,忽然想起了这本书的主人吴海燕,虽然没有和吴海燕谈朋友,客观上说李响并不讨厌吴海燕,都说漂亮的女人养眼,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,李响也是有意无意多看吴海燕几眼,看是看了,李响的心里多多少少起了一点波澜,甚至有的时候生理上还有点令人尴尬的状况,李响现在忽然想起了吴海燕,心里有了一些歉疚,一个女孩子能够做到这样,实属不容易,李响现在还是拿不定主意和不和她谈对象。 李响与其他男孩子不一样,他是爱情至上主义者,只要心动他就会行动,和吴海燕相处这么久,李响的心里只是有一些微小的波澜,至于心动那是绝对没有。李响一次都没有去过吴家,因为他没有好借口。吴海燕的哥哥在山上,家里只有吴海燕和她的妹妹吴海英。吴家姐妹俩都选择来李家,只有吴海燕有目的性。吴海英来李家很随意,李燕是她的同学。吴海英个头比较娇小,长相不如姐姐吴海燕,她还真的没瞧上被称为瓷娃娃的李响,她认为李响没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,更为姐姐把李响看成宝有所不值。吴海英这个丫头心高气傲,不知道将来能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对象,这都是后话。 想到校花吴海燕,李响的心里翻腾了一下,有些细节不禁又浮现在李响的脑海。有些细节李响当时并没有注意到,这些细微的点点滴滴再次浮现李响脑海的时候,李响的心弦被猛地拨动一下,吴海燕俊美的脸蛋异常清晰地出现在李响的面前,不要冷落了一个女孩子的芳心吧!有了这些小小的感悟,李响决定要多了解一下吴海燕这个人,这个多多了解的意味就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了。当然,李响不知道这几天吴家出现的这一幕,假如李响能洞悉这一幕,恐怕就连这点小小的心思都不会出现,这是为什么李响自己都说不清楚。 正在李响胡思乱想的时候,外面传来五零发动机的声音,李响赶紧把小说锁进箱子里,赶紧跑了出去。刚走到门口,就有人拉开屋门进来了,李响闪身让开道。进来的四五个人都是上杭青年,他们“叽哩哇啦”说的上海话,李响一句没听懂。上海杭州知青来到卫东安家落户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,李响是学生娃,和这些人很少接触,那些上海方言根本就不可能听得懂。在这些人进屋之后,李响这才走到院子里。院子外面走进来十几个妇女,其中一个女人和李响开着不荤不素的玩笑,李响有些招架不住,红着脸也没接茬,惹得女人们肆无忌惮的哄笑。李响直奔正在磨合的五零,检查一下,钱小多从旁边跑过来,看见李响没注意他,就给了李响一拳,“你这家伙真不够意思。” 李响“嘿嘿”憨笑,“小多,今天累吗?” “不算累也不轻巧,我师父没在山上,今天就我一个人开绞盘机。”钱小多伸手摸了一下崭新的五零,羡慕而又赞赏地说:“胖头鱼真了不起。”钱小多立刻意识到他这句话有些欠妥,随即补充道:“柱子哥更了不起。” 于得水作为上海知青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心生羡慕,在这个小地方,于得水毕竟属于外来人,一个外来人能够压过当地人一头,多少令人心里不畅快,李柱奋起直追,和于得水分庭抗礼不相上下,也令当地人心里为之一振。李柱的成绩令不少当地人心里产生不少旖旎的想法,这其中就包括钱小多。我们当地人也不差嘛! “二柱子,这台五零是老于的,老于现在开的五零会给谁呢?” 绕来绕去还是没有绕过这个问题,李响原本对这个问题已经看开了,经钱小多这么一问,李响的心里多少有点泛起涟漪,一瞬间李响就恢复常态,摇了一下头,“不知道。” 钱小多没再说话,手里拿着棉手闷子,快步向宿舍走去。 还有人陆陆续续走进院子,然后又走回宿舍,宿舍里响起了嘈杂的声音,有一些动作快一点的人已经拿着碗筷向食堂走去。李响回到宿舍门口,让过几个外出的人,走进宿舍。钱小多手里拿着碗筷没有走,他在等李响,李响拿起碗筷,与钱小多一前一后离开宿舍向食堂走去,一边走一边说着悄悄话。李响与钱小多几乎是后一拨来到食堂的,先来到的人有人在吃饭,有人正在窗口打饭,贾活宝一只脚踩在凳子上,敲了两下小饭盆刚要说什么,倒背着手站在一旁的老倔瞪了他一眼,贾活宝伸了一下舌头不吱声了。老倔清了一下嗓子,说道:“我问过调度室了,到昨天晚上为止,我们连队已经超额一千多米完成了本年度的木材生产任务,至于明年是多少生产任务还没有下达。我这个人呢不玩虚的,讨厌做豆腐,接下来的生产不能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就松懈,现在林子状态好,木材蓄积量多,运距也不算远,都给我铆足了劲干。还有几天就是开门红,轮流把机械设备检修一下,迎战开门红。” 看见窗口已经没有人排队了,老倔这才在窗口打了饭菜,随后就坐在于得水的身边,这是老规矩,这个地方别人不敢抢。临坐下吃饭之前,老倔又说道:“吃过饭,老于老隋,李响还有罗斌,你们四个到办公室一趟。” 因为今晚没有贾活宝耍狗驼子,吃饭的速度就比往天快一点,已经有人离开食堂。 食堂的饭菜都是凭票供应,主食粗粮细粮都有,粗粮是苞米面发糕,细粮是白面馒头,只有一个菜就是白菜土豆。老倔管理食堂很有人情味,绝对不会挣兄弟们的血汗钱,有些从后勤打秋风弄来的东西,老倔绝对不会加到伙食费这里面去,这一点也是老倔在众人当中威信高的一个因素。 李响已经吃完晚饭,洗干净碗筷之后,李响把碗筷交给钱小多,让钱小多带回去,他站在食堂门口等待着,钱小多知道今晚是决定李响命运的时候,也没有多说话,只是用眼神鼓励了一下李响,就低着头向宿舍走去。 今晚的气温不是很低,李响站在门口点一支烟,因为李响是背对着窗户站在那里,尽管窗户射出来明亮的灯光,也照不见李响的面孔,只有烟头的一明一灭之间,才能看见李响的脸上有些小小的兴奋。 罗斌这个人李响不了解,但是李响知道罗斌是索带工,曾经跟过五零,现在在装车场挂绳,今晚把罗斌也叫到办公室,李响猜想一定与于得水的五零有关系,李响多少猜到了一些,但是他不敢确定。李响不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,不确定的事情他不会说。 老倔和于得水说说笑笑走出食堂,向办公室走去,李响跟在众人身后,他的心里多少有些紧张,甚至还有些期待。(待续) 【责任编辑:古垒东边】
首页
散文
小说
诗歌
曲艺
歌词
论坛
微电影
小小说
杂文随笔
诗词古韵
影视戏曲
中长篇连载
作品赏析
墨香有声
绝小说
作家推荐